借着做作业的机会和朋友去旧金山的华埠(Chinatown)做了一个调查, 然而毕竟接受调查的人不多, 大家又都说中文, 就顺便聊了聊, 其中有几位店主的回答和人生很有剧情感, 可以写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经常去的一家杂货店的看板娘今天竟然不在, 换了一位一边盯着顾客背后的汤圆发呆一边扫条形码的大叔. 因为外形酷似Andrew Ng, 我断定会是个好接近的人先想让他做一个调查问卷.于是他一边给断断续续的客人收钱找零,一边回答我问卷上的问题. 我的问卷有关像麻将一类的日常社交娱乐, 我朋友则想要了解幸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每天工作10+小时的他对我每天自由支配时间的问题感到好玩. “请问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压力大吗” “这个…我没有想过啊. 压力… 每天做这些活都麻木了” 我的问卷没有预计到这样的情景,一时接不下其他的问题.朋友问”最让你感到幸福的事会是什么呢” “没有想过”店主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幸福的事应该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店主的回答指出了一个矛盾: 做不喜欢的事情的义务与做喜欢的事情的幸福之间有难以到达的距离.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还在写冒泡排序的自己, 有一天即使可以有能力在黑漆漆的命令行下工作, 写出mvp的网页/app就很理想了. 然而当现在能用React.js写项目, 在*nix上日常工作, 自己从零撸Emacs配置时, 却觉得这一切没有预计的有趣了.
“Technology has made music accessible in a philosophically interesting way, but when everybody has the ability to make magic, it’s like there’s no more magic.” – Thomas Bangalter
站在这个角度往回看, 这没有一开始所想的与众不同, 而这条道路也不是轻而易举. 但觉得一切失去意义和目的的我, 不是失去了这个世界的魔法, 而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迁移, 而过去作为人的经历改变了我对未来的看法. 同样的, 我断言杂货店老板的人生没有像他描述的那样不幸和匆忙: 每次看到他心满意足地为客人买单, 笑着吐槽自己悲惨的收入的时候, 他的眼里存在着复杂的喜悦感. “没有任何的新时代是开拓者所梦想的乌托邦, 梦想的实现总是伴随着衍变了的痛苦与牺牲”(倪湛舸, 2010). 杂货店和他, 就像「人间便利店」里古仓惠子和便利店纠缠在一起, 是高于我们的系统在无限可能的选择下走向的结果, 存在于表面的它, 无论和最初的动机重合与否, 不取决于这个系统之下的每个个体.
在这之后我们还遇到了, 从内地来帮女儿看印刷店的中年女人, 觉得经济走下坡路的15年服装店老板娘, 抱着女儿屌我们有钱应该去UCB的纪念品店老板等. 打算为每个人写一段介绍, 记忆中即使每个十分钟的对话都大可拍一部2小时的Cult片, 但挖掘的过程比起现实仍苍白无力, 而以我自己perspective为主的的故事在完整的人类面前实在无足轻重, 遂不多着墨.